大家都很期待的BNT疫苗要來囉~
BNT跟莫德納疫苗都是mRNA疫苗,所以副作用跟禁忌症也蠻像的~
👉🏻BNT疫苗適用年齡?
➡️12歲以上,須接種2劑,間隔至少28天。
👉🏻安全性及保護效果為何?
➡️對16歲以上完整接種7天者,預防有症狀感染有效性約94%
➡️12至15歲青少年完整接種7天者,預防有症狀感染有效性約100%。
👉🏻BNT疫苗有可能的副作用?
✔️注射部位疼痛:接種後可能發生的反應大多為接種部位疼痛、紅腫,通常於數天內消失,可適度冰敷,請勿揉、抓接種部位。
✔️疲倦
✔️頭痛
✔️肌肉痠痛
✔️畏寒
✔️關節痛
✔️發燒:接種疫苗後可能有發燒反應(≧38℃),通常約48小時可緩解。
⚠️BNT疫苗不良反應:
1️⃣#失眠
2️⃣#有可能有立即性過敏反應!美國CDC建議對polyethylene glycol (聚乙二醇)過敏不要施打!
3️⃣#心肌炎和心包膜炎:多見於
🔹青春期男性或16歲以上年輕成人。
🔹第二劑比第一劑容易發生。
🔹通常發生在接種後幾天 (機率1.2/100000,但幾乎都症狀輕微,治療及時皆已復原)
4️⃣#淋巴腫大(機率:約1/100)。
5️⃣#單側顏面神經麻痺(Bell’s palsy,機率:1/1000)。
6️⃣#血栓。
⚠️怎樣的人不適合施打呢?
1️⃣ #對於疫苗成分有嚴重過敏反應史,或先前接種本項疫苗劑次曾發生嚴重過敏反應者,不予接種。
如:➡️對 polyethylene glycol (聚乙二醇)嚴重過敏過。(台灣CDC沒有明說,但參考國外資料建議民眾可以避開~)
2️⃣ 目前正在發高燒、急性感染發病的患者,暫緩接種。
🙋🏻♀️其他大家擔心的洗腎病患、糖尿病、高血壓等慢性病的病人可不可以打呢?
👩🏻⚕️就像AZ疫苗一樣,有慢性病的病人更需要疫苗提供保護力~但是
🔸正在打化療的或剛骨髓移植的病人不建議。
🔸風免科的病人有些藥物需要調整,請跟主治醫師討論!
🔸骨鬆患者接受注射的有些藥物也需避開,請跟主治醫師討論!
🔸和其他疫苗間隔兩週。
👩🏻⚕️值得注意的是BNT 疫苗有機會產生心血管不良事件:
根據國際醫學期刊上的研究指出,接種 BNT 疫苗後,發生心血管不良反應的事件總數,對比 AZ 以及莫德納疫苗比較高。
從研究中可以觀察到,接種疫苗後產生的不良反應如下:
✔️心跳過快 (16.41%)
✔️潮紅 (12.17%)
✔️高血壓 (5.82%)
✔️低血壓 (3.60%)
✔️畏寒 (2.41%)
🔹老年組:急性心肌梗塞、心臟驟停和循環衰竭有關。
🔹各年齡組男女:高血壓、重度高血壓、室上性心動過速、竇性心動過速、陣發性心跳過快、心悸等不良反應。
👩🏻⚕️遺憾的是,目前全世界沒有人發明出完全沒有副作用的疫苗,而醫師在問診時,只能評估民眾當下的情況適不適合打疫苗,無法預測這個病人會發生哪些副作用😓 所以,大家可以評估自己的工作或家庭環境跟暴露風險,仔細衡量自己打疫苗的利弊~如果Covid-19 流感化,大家想回到地球村的生活出國辦公或旅遊,可能會每年都需要打疫苗,也可能將來有機會每個牌子都會打過~就像流感疫苗一樣~說不定到時有人發明副作用更少的疫苗造福全球民眾呢🌍
#佳鴻診所